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常用病毒灭活剂β-丙内酯(BPL)与甲醛对比
常用病毒灭活剂β-丙内酯(BPL)与甲醛对比
2022.10.21 点击5083次
灭活是指破坏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,但尽可能避免影响其免疫原性或破坏血清中补体活性的过程。
常用的病毒灭活剂有β-丙内酯(BPL)和甲醛。
β-丙内酯(BPL)为四元环内酯类有机化合物,无色液体,略带甜味。BPL具有高反应性,易水解,可与羟基,氨基,羧基,巯基和酚基反应。
BPL曾被用作组织移植物和血浆的消毒剂、塑料聚合行业的单体、及丙酸酯化合物合成的中间体。由于存在致癌性,BPL在这些行业的使用已减少,但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疫苗灭活。
BPL与传统灭活剂甲醛的比较
对比项 | 甲醛 | β-丙内酯(BPL) |
---|---|---|
作用原理 | 作用于病毒核酸的同时也作用于壳蛋白,破坏病原体蛋白的抗原性。 | 直接与病毒核酸相互作用,不作用于蛋白,可保持高免疫原性;强灭活效果。 |
灭活时间 | 耗时长:37~39°C下24h以上。 | 耗时短:37°C下2h内即可完全水解;可缩短疫苗生产周期。 |
反应残留 | 残留的甲醛有致癌性。 | 易水解,无残留;水解产物无毒无害。 |
应用范围 | 传统灭活剂,迄今约50%疫苗的灭活剂。对单链核酸有效,常用于RNA病毒的灭活。 | 新型灭活剂,自1984年被正式用于狂犬疫苗的灭活开始,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疫苗。 |